图/文:阿凯
本站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文完成于2017年8月
11月的英国总是阴雨连绵,路上的行人也低头匆匆。这连续的阴郁天气也造就了这个岛国人民的民族性格,既骄傲又悲观,而且十分怀旧。
经过泰晤士河,看着这穿城而过的大河,不禁感叹,这条河流见证了这个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帝国的兴衰与悲喜。跨过大河,一路向南,我步行前往本次的目的地,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说到帝国战争博物馆,不得不提一下,所谓帝国战争博物馆,并不是指单独的一座博物馆,而是一系列博物馆建筑与设施的统称,是一座有多个分馆的全国性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也叫战争纪念博物馆,简称IWM),分布于英格兰的五个地点,其中三处位于伦敦。其中一处位于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特拉福德,简称为IWMN,又称英国皇家战争博物馆北部分馆。
从正门入口处能看到IWM的标志性景观,巨型舰炮。这两门威力巨大海军舰炮,分别来自两艘“复仇”级战列舰。左边这门曾安装在皇家海军Ramillies号战列舰上,在Greco-Turkish(希腊-土耳其)战役中首次使用;右边这门曾装在皇家海军Resolution号战舰,然后又被移到Roberts号战舰上,还曾参加了诺曼底战役。在这尊大炮旁边,还摆放着几枚巨型炮弹。
这座巨炮象征着大英帝国在坚船利炮的岁月中那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但是岁月流逝,正如巨炮已无用武之地,只能静静的在不列颠潮湿的风中默默锈蚀一样,帝国英威不再,再也无法称霸于全球,只好缅怀过去,以疗心伤。这也是许多英国民众的感情依托。
简单介绍一下IWM的建馆历史。
1917年,英国政府内阁决定建立一座国家战争博物馆,收集展示与战争有关的物品,当时,被称为“伟大战争”(The Great War)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帝国内各自治领政府对此非常关注,博物馆被命名为帝国战争博物馆。1920年的《议会法案》使得博物馆正式建立,并且委任了博物馆的董事会。
1920年6月9日,国王乔治五世在水晶宫主持博物馆开馆揭幕仪式。1924年至1935年期间,博物馆曾搬到当时的位于南肯辛顿地区的帝国学院旁的两间美术陈列馆内,当时的馆藏条件很差。
1936年7月7日,约克公爵(不久以后成为国王乔治六世)将博物馆迁移到现址并将其重新开放。
1940年9月至1946年11月期间,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本土受到来自德国空军的持续威胁,英国军民在此期间进行了顽强抵抗。皇家空军(RAF)更以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勇顽强的表现成为了广大英国民众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此期间,出于对博物馆的保护,博物馆对公众关闭,一些易损收藏品被转移出伦敦。大多数陈列品都在战争中保存了下来。但是在1941年1月31日,当德军向海军美术馆投掷炸弹时,将一架名为“肖特”(Short)的水上飞机炸得粉碎。此前,这架飞机曾参加过日德兰战役。爆炸还摧毁了一些海军模型。
二战刚开始时,博物馆的馆藏范围被扩至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并于1953年再度扩至从1914年8月起英国及英联邦参加过的所有军事行动。
这座后来成为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建筑以前是Bethlem皇家医院(通称Bedlam)的一部分。大楼由James Lewis设计,于1815年完工。1846年,楼顶加了一个Sidney Smith设计的圆屋顶,并且带了一个小礼拜堂。1930年早期,其东西两翼被拆除,以腾出地方来修建环绕博物馆的公园。有趣的是,这座医院还曾经被用来关押一些精神病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名人”。
踱入馆内,左侧就是纪念品商店,这也是英国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因为博物馆基本都是免费的,所以募捐箱和纪念品商店则成了博物馆收入的来源之一。这些博物馆纪念品琳琅满目,从廉价的小纪念品到精美的复刻品一应俱全。对于笔者来说,一定要买的就是博物馆的游览手册,方便以后来回味这些曾经游历过的博物馆。
来到大厅,展品包括不列颠之战中扬名的“喷火”战机、马岛战争中帮助击败阿根廷的“鹞”式战机、以及T-34坦克与在加沙被火箭弹击毁的路透社路虎汽车等。此外,二战时纳粹给伦敦街头带来死亡与毁灭的致命武器V-1飞弹和V-2火箭等也在展品之列。
以前朋友们提到的MK V“水柜”已经搬出了大厅展区,移到了一战主题展区。当然,经典的几个纳粹黑科技武器还在大厅展区。
如果说英国人的“骄傲”是巨炮,那么英国人的“骨气”就是“喷火”式。在不列颠空战中,一批批皇家空军的年轻机师驾驶着他们心爱的战机顽强作战,挡住了一波又一波纳粹战鹰的来犯,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当然在这背后更有着英国民众的全力支持,在这里说个小知识,大家都知道“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个有名的英国宣传海报,这一海报最初为英国新闻部在二战初期制作,旨在在战争到来时鼓舞英国公众的士气,当时共印刷了250万份以上。但是这张海报的设计初衷却十分悲观:它是预计在纳粹占领英国后使用的。此海报是三张系列海报中的一张,另外两张是“Freedom Is In Peril, Defend It With All You Might”(自由正受到威胁,竭尽所能保卫它)和“Your Courage, Your Cheerfulness, Your Resolution Will Bring Us Victory”(你的勇气、你的乐观、你的决心将为我们带来胜利)。由于新闻部预计战争最开始的几周公众士气将较为低落,因此这两张海报被广为印刷。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实英国对于战争的走向也是十分悲观的(民族性格所致),但是上下一心却没有放弃任何希望,做好准备抵抗到最后一人,这也是英国人那骨子里的倔强导致的。
我们来看看纳粹用来攻击英国的黑科技武器吧。
V1导弹(或者叫飞行炸弹,Flying Bomb),这是现代巡航导弹的雏形,因为发动机的声音被戏称为(Buzz Bomb)。曾经听英国人吹牛说,优秀的“喷火”式战斗机驾驶员能够靠“老司机”一般的的驾驶技术,用机翼碰撞V1来使其坠入英吉利海峡。这确实是真的。
纳粹的V2,开创了现代火箭技术的先河。其外形更充满了复古科幻风格,就像早年科幻电影里的外星飞船。
再来到大厅的角落,这里停放着一辆苏联T-34坦克,它是以色列于阿以冲突中缴获并赠与英国的。
加沙被火箭弹击毁的路透社路虎汽车,看来这次西方记者跑的不够快……
大厅走马观花溜达一圈,下面就进入了IWM伦敦的重要展区——The Great War,第一次世界大战展区。
The Great War是指发生在1914年8月—1918年11月期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文名称。
如果说二战是一场大战,那么一战一定称得上“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战争”,人们甚至曾经以为一战可以终结所有纷争,成为“最终一战”。但是大家都错了,在付出了大约六千五百万人参战,一千多万人丧生,两千万人受伤的惨痛代价之后,世界并没有得到和平。相反这场“伟大的战争”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其中英国人更视其为“国殇”。每年11月11日上午11点,大家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矗立默哀,以纪念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帝国军民。还会佩戴象征追思的虞美人纸花以示纪念。
你是否发现了虞美人的样子特别像一颗子弹打进了身体,而红色花瓣就像是渗透出来的鲜血?一战硝烟横扫欧洲大陆时,比利时西部和法国北部边境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场之一,许多士兵在命陨于此。1915年5月,加拿大诗人John McCrae在一战期间作为一名军医,掩埋战友遗体时,看到充满生命气息的深红色虞美人漫山开放,被深深感动,写下注明的诗篇《在弗兰德土地上(In Flanders Fields)》。此后虞美人逐渐成为纪念阵亡士兵的象征物,很快就成为人们用以纪念那些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后来的冲突战争中的人的最恰当和最持久的方式了。在1920年法国妇女出售手工制的虞美人集资用于帮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儿童孤儿。很快,当年的英国司令官鼓励用出售纸虞美人来资助退伍军人。就这样,这个传统节日沿袭到加拿大,继而传到美国。所以说,英国人之所以佩戴这朵小花,其实目的是为了纪念1918年11月11日这一天:一战停战日(Remembrance Day或Armistice Day)。
大英帝国虽然打赢了一战,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但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庞大帝国所需要的财政支出。经济上,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低靡不景气,国际金融中心也从英国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纽约。国际影响力方面,虽然英国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保持了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地位,但是由于其经济、军事实力的严重倒退,事实上使得英国不可能再像一战前那样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国”世界政治、军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实亡,成为历史。华盛顿海军会议上规定英美海军实力保持一致,这从侧面说明英国无奈的承认了一战后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实。殖民地方面,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此后英国的殖民地有很多开始独立,对英国社会各方面都带来很大影响。自此,“日不落帝国”开始走上了“日薄西山”的道路,对此帝国也只能在无奈中缅怀昔日的光辉了。
介绍完历史,回到博物馆。一战展区陈列着大量一战中各国单兵装备,可以从这些单兵装备上看出鲜明的时代风格,在那个时代作战服尚未明显特化,还保留着很重的礼服外观,装饰繁多。
不难发现,大洋洲等相对年轻的国家在装备设计上虽然延续了欧洲风格,但是设计上更实用,更接近猎装。
但是也能从中发现,虽然皮质装具仍然在大量使用,新型的帆布装具也开始慢慢大批量装备部队。同时,沿用至今的基本步兵单兵配置也慢慢形成了体系,包括背包,干粮包,弹药包等都渐渐规范化。
简单提一句帆布装具的发展壮大。在布尔战争(Boer War)中加拿大军方向美国Mills公司采购了一系列新式帆布装具后。同时在布尔战争中,大英帝国使用的斯莱德-华莱士(slade-wallace)型皮质装具,从1888年就开始列装,已经不能适应当时士兵使用较为先进的武器。为了提升士兵的作战效能,英国政府在调研加拿大军队对Mills公司产品的使用情况之后决定引进其先进技术,为英国军队生产一种先进的单兵装具。
于是在1899年,Mills公司在英国设立工厂,为英军生产装具。在Mills企业和英国政府紧密合作下,很快就研发出了被称为“Mills-Burrowes”的帆布装具,也就是英军Pattern 1908装具的前身,这也成就了米尔斯日后的成功和帆布装具在世界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不难看出这套帆布装具已经具备了现代化装具所拥有的一切要素,由背带和腰带组成的携行基本构成,弹药承载上移,提高了携弹量改善了舒适度,背包和干粮包满足了士兵个人生活所需。运用纺织技术生产的装具,一改以往皮质装具左一件右一件的繁琐,帆布材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重。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快速装备大量部队。
前一阵子刚玩了一把战地(Battle Field)系列的最新一作,想必游戏设计者没少做功课。一战中的武器五花八门,既有中世纪冷兵器遗风,又有些现代甚至科幻风格的。估计这也是很多蒸汽朋克作品运用了大量一战设定的原因吧。
为了应对堑壕战,各国的脑洞也是开足了。什么带尖的带刺的、带钩的带刃的、带锁链带流星锤的、扔得出去拽的回来的,反正各种各样的堑壕棒(Trench club)。
有矛就有盾,一战时期的单兵护甲也有长足的发展,从中世纪的铠甲向现代化护甲转变。图中最右侧那件像不像现在的PC(Plate Carrier)?
这两件护甲已经开始有了现代防破片/防弹护甲的雏形。
随着光学瞄准镜的发展,使得狙击手的作用得到提升,同时为了隐蔽,迷彩也开始显露头角。
由于堑壕战中冷兵器的使用,面甲这类中世纪防具依旧能派上很大用场。
铁丝网和机枪在长长的阵线上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可怕的无人区,使得大规模集团冲锋成为了自杀式攻击的代名词。
更恐怖的是毒气在一战中的大规模使用,人类首次如此大规模的运用化学武器,这迫使参战国制造出了五花八门的毒气防护装备,不仅有给人用的,还包括军犬和军马用。而防毒面具这一本应是救人一命的防护类装备也成为了毒气恐怖的一个标志。
1915年,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诞生在英国。一年后60辆Mark I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取得了骄人的战果。自此,开辟机械化战争的新时代。Mark I坦克分为“雌”“雄”两种,雄性装有火炮,而雌性则装备机枪。站在这些钢铁巨兽面前,不难体会当年德军士兵看到这些机械怪物跨越战壕、碾压过防御工事而他们却无能为力时的绝望心情。
展厅内还展出了一战时英国国内平民的物品。
战时,帝国政府为了动员民众,发行不少类似的宣传材料,但是相比二战时英国那种背水一战保家卫国的真情实感,这些更像是贵族阶级的鼓吹。